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我的戒指通北宋 > 第110章 钛合金沙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待)

    “嗖!”

    赵桓四人正在商讨城池布防事宜,却突然自门外窜进来一人。

    金大坚三人慌忙起身,环伺在赵桓御案前。

    赵桓心内也是一惊,可定睛一看,不是时迁却是谁?

    赵桓轻抚了抚胸口,平复一下心绪,还以为是金人刺客呢!

    段景住更是上前一把抓住时迁肩膀,上去冲着屁股就是一脚:“老毛病总是不改呢?进门就不能正大光明慢慢的进?”

    时迁不好意思挠挠头:“职业习惯、职业习惯。”

    赵桓却站起身,来到时迁面前,又惊又喜道:“时爱卿这是把朕交付你的任务完成回来了?怎么这么快?”

    时迁忙把见到宗泽后的一系列事情说了一遍,尤其着重说了宗泽矢志报国的决心。

    赵桓听了点点头:“宗老将军一生忠义,朕定然是不会看错人的。

    如此,外围勤王大军便可经集中指挥,逐渐形成对围城金军的反包围之势了!”

    四位好汉听了赵桓的战略规划,不禁一个个喜上眉梢。

    金大坚道:“陛下,现在时迁兄弟已经回来了,我们要不要现在立即展开行动?”

    赵桓沉吟一下,沉声道:“现在便开始部署。”

    五人聚在赵桓御案周围,详尽将计划演练了一遍。

    当天夜里,时迁又如昨夜一般出城了。

    本来赵桓是要他休息一晚明日夜间再出发,因为时迁自昨夜出城送信,已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了!

    而且还是在高度紧张与持续奔行的情况下。

    可时迁以情势紧急为由,坚执要今夜便去,赵桓只得应允。

    赵桓又吩咐剩余三人陪着他,一起等时迁回来!

    这让时迁又感动不已。

    到了陈桥门城墙,时迁又如昨日般观察一阵,见远处的金兵巡逻哨还是没太大变化,便放下心来,立即轻轻跃下城墙。

    一阵急奔与飞檐走壁后,不经意,又来到昨晚那座大营帐前。

    不知是不是一看到这营帐就引起了心里的刺激感,还是引发了机体惯性反应。

    时迁不由又感觉一阵内急。

    于是...

    出了伙夫帐,时迁便急着要去寻找东路军主帅完颜宗望的中军大帐。

    因为他判断那里一定会有金主的一些圣旨诏书。

    而只要拿到任意一个,将圣旨带回,金大坚便能根据印记,轻易复刻出一模一样印痕的大印来!

    就是这么神。

    好在完颜宗望实则也一直在汴京北部区域督战,他的中军大帐与歇宿营帐本也就在伙夫营附近。

    时迁探查一番也就找到了。

    虽然这片区域戒备森严,可哪里能难的倒时迁?

    何况金人万万想不到已经是危如累卵的汴京城,还能派出这么一个偷盗的绝顶高手,来他们中军之中盗取圣旨诏书!

    最终时迁在完颜宗望歇宿营帐的一个小方匣里,找到了金主完颜晟的十几道圣旨。

    为了以防万一,时迁思量一番,把这些诏书全部带走!

    中间探查了一番这所谓的金兵东路主帅、金人二太子完颜宗望,见是一个面貌颇丰腴的大胖子。

    想起这人给宋国军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时迁恨不能摸起一旁挂在壁上的军刀一刀宰了他!

    可还是强行忍住了。

    因为一怕误了赵桓的大事,死一个完颜宗望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只有按照既定方略才行;

    二来他思量着一旦把这人惊醒,自己只怕打不过他!

    那样的话不只计划失败,一切也就全都泡汤了。

    于是时迁铺开包袱,藏好诏书,背着便出营回城了。

    回到皇城福宁殿,就见殿内灯火通明,赵桓四人还在等着他。

    “陛下!”

    时迁这次没有再冒冒失失闯进去,而是先恭敬的在殿外轻唤了一声。

    甚至他还敲了一下门。

    赵桓看到他,和金大坚等三人慌忙站起身接住他:

    “时爱卿,拿到手了?”

    “到手了!”时迁活动了一下有些冻僵的手,笑呵呵的取出金人诏书。

    四人一看,足足十五道,且每道上面都有金人的玉玺大印!

    看着时迁冻的通红的脸,还有因连日奔波憔悴的面容,赵桓眼中不禁泛起泪光:“时爱卿,你,辛苦了。”

    时迁却挠头一笑:“没啥,陛下,只要能将金兵打退就行。”

    赵桓更是感觉眼中热泪有些收不住,忙转移话题,要金大坚快快将这些诏书上的文字、大印都给小心拓下来。

    之前早已准备好一应用具,加上金大坚行家里手,没多大功夫也就完成了。

    金大坚又凝神看了一阵,确保大印笔画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刻在脑子里,点了点头,便将所有诏书都收拾好,重新来到赵桓御案前:

    “陛下,臣已经将这些诏书全部拓好,这金人玉玺的每个细节也都刻画在脑子里,没有问题。”

    赵桓听言,大喜。

    只是又苦笑着回头冲时迁道:“时爱卿,怕是还得由你跑一趟。”

    时迁明白。

    夜长梦多,时间太长容易生出变故,必须尽快将这些诏书放回原处去,这样才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金人察觉不到任何异常,事情也才能办妥!

    于是一躬身:“陛下哪里话,时迁这便去。”

    说罢转身要走。

    可赵桓却又叫住他。

    “陛下还有何吩咐?”

    “一路小心。”赵桓看着他瘦小的身板,眼中的泪水却再也抑制不住。

    看赵桓这个样子,时迁也有些眼圈泛红。

    大宋朝到现在这个地步,的确需要这样一位知人善任的好皇帝,可能,也需要他这样一心报国的能臣异士吧。

    “放心吧,陛下,晓得!”时迁抹了一把眼睛,冲赵桓一笑,跟着,又没了踪影。

    赵桓与金大坚四人都没有走。

    金大坚主动要趁着记忆清晰,连夜赶出金人的玉玺印章,一直在赵桓御案不远的一个小桌子上挑灯刻画。

    段景住和凌振知道时迁是去又赴险地,也执意要留下来等他。

    至于赵桓更不可能睡着了,连曾经的绿林汉子都如此兢业于抗贼之事,他作为帝国最高统帅,又有什么理由先去休息?

    一时大殿内只剩下金大坚刻石的“沙沙”声。

    直到后半夜,段景住和凌振坐在椅子上已经打起了瞌睡,赵桓也越等越心焦,心中深感纳闷,感觉这次时迁去的时间好像比刚才要长。

    正越来越担心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下敲门声:

    “陛下。”

    赵桓听到这个声音,一直极度悬着的心方才放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走向来人。

    时迁回来了!

    ————————————

    第二天一早,金兵大营。

    完颜宗望像往常一样早起活动一番,准备饮用御厨为他熬制的“壮骨回阳汤”。

    也不知为什么,自从喝了昨天早晨那道汤后,他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那个味道。

    没错,是爱。

    要不是昨天一整天军情忙碌,他早就要御厨餐餐都为他安排了。

    就这,昨天深夜的时候因太过想念那滋味,他还被馋醒起来两回。

    每次他都是坐立不安、惆怅叹息了良久方才睡去。

    所以,今天早晨这道汤对他来说,那可当真是充满了期待,早已在不停咽口水!

    直到御厨将那碗热气腾腾的汤端上来,完颜宗望这才感觉心里身上有了着落。

    就见他不顾仪容,也不管那汤烫不烫嘴,端起大海碗来直接一饮而尽!

    把旁边的御厨都给看懵了。

    没见过这么喝汤的。

    随后,他方才长长舒了口气,露出满足的笑容: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太美了!

    忙吩咐御厨再来。

    御厨听了主帅夸奖,心里高兴坏了,实在没想到主帅对他的手艺竟如此认可。

    看来以后飞黄腾达的日子指日可待了,于是赶忙再为他续汤。

    就这样,完颜宗望直到把那一大锅鲜汤全部喝净,连锅底汤料也不放过后,方才罢休。

    御厨得了很多金银奖赏高高兴兴下去了。

    当天,完颜宗望也感觉自己没来由的生龙活虎、神清气爽,浑身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可再后来。

    虽然每天早晨他仍能喝到那“壮骨回阳汤”,也还是同样一个御厨熬制,可不知为什么,却始终喝不出之前的滋味了。

    问了好几遍御厨,御厨总是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完颜宗望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再之后,因总是想念那汤的美味却得不到满足,完颜宗望的脾气也就越来越差,情绪也总是很低落。

    有一次在战事胶着的关键时刻甚至把阵前几员大将给一怒斩杀。

    他确实没想到,那短短的两天,竟成了他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之后很长一段人生岁月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会在怅然中醒来,而后便是整夜的怅怨:

    既然不能够天长地久,为什么又要我曾经拥有?

    第二天一早,赵桓如常起来召集群臣早朝。

    实则他昨晚睡了还不足一个时辰,但敌人大兵压境的压力和新得四员干将的欣喜让他丝毫不觉得疲累。

    因为他深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早朝群臣照常禀报了一番城内现状。

    按照赵桓吩咐,外城居民及所有物资,基本上已搬迁完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员和物资尚留在外城。

    赵桓吩咐大臣加紧去办,今晚之前必须全部搬空!

    又有大臣奏报,经过动员,共招得一万余名青壮情愿参军,目前已将这批兵员编入各营,有一部分已然投入到外城前线抗战中。

    退朝后已近正午,赵桓正想去垂拱殿休息片刻,不料凌振却来了。

    二人同入垂拱殿。

    赵桓道:“凌爱卿,不去休息,来找朕是有什么事吗?”

    赵桓特意让他和时迁四人休息一天再去做各自工作,毕竟尤其是时迁,这连续两三天太辛苦了!

    凌振脸上却满是欣喜:

    “陛下!臣往年一直在研制的破天炮,今天上午成功了!”

    破天炮?赵桓一脑门黑线。

    啥玩意?

    他倒是记得这凌振所造的火炮种类很多,大约有三十多种。

    如此多品类的火炮大体上杀伤力可能差不多,估计他所说的这个破天炮也就是其他火炮的改良版,所以也没有很在意。

    但又不想打击他积极性,便道:

    “哦?那带朕一起去瞧瞧如何?”

    凌振见赵桓如此感兴趣喜滋滋道:“现在已经安排在城北陈桥门上了!”

    “是吗?”赵桓这下倒是真的来了兴趣,“那已经实战过了吗?”

    “还没有,正想请陛下和李纲等几位大臣同去一观。”

    “哈哈!”

    赵桓不禁大乐,一时也很想去看看凌振新造的这个炮能有多大杀伤力。

    再一个,他也很想去看看前线的将士们怎么样了。

    这几天他一直忙着部署外围勤王兵马的事,还没有抽出时间。

    当即便唤过宫廷侍卫去请李纲和另外几位主战派大臣。

    一行人来到陈桥门,此时宋金双方经过一上午激战暂且各自休兵调整,所以并没有什么战斗。

    可目之所及,陈桥门下,满地全是伤员,或休息,或在痛苦的哀吟。

    赵桓看了感触异常,这些人都是为保护家邦和身后的王城、百姓做出牺牲的!

    他顿住脚步看向李纲:“现在对将士们伤亡抚恤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李纲忙如实秉道:“每个人的战功、伤残情况都已记录在册,只是要等到金兵退了之后才能兑现发放,因为,因为...”

    李纲有些犹豫,但还是靠近赵桓把声音放低道:

    “因为现在国库已近空虚,再招募完内城应募兵卒,便所剩无几了。”

    赵桓点点头:“可是将士们的伤亡抚恤万万少不得,这样,你去朕的内藏库支取,有多少支取多少吧。”

    李纲和群臣相互对视一眼,皇帝这是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公用了,李纲嘴唇一抿,连忙领命。

    兵卒们见到赵桓到来,一个个放下手中兵器,跪成一片,山呼万岁。

    如今的赵桓在这些前线兵卒们心中还是很有威信的,因为自金兵来袭,他已经不只一次亲临前线。

    战事危急时,他甚至还曾自己登上城楼,观察敌势。

    这可是刀剑无眼的战场,一国之君做到这个地步,令将士们无不感动。

    所以每当他到来的时候,大家便好似得到了莫大鼓舞!

    “将士们!朕来看望你们了!”赵桓声音沉稳:“大家要相信朕,也要相信你们自己,我们坚守下去,必定可以击退金兵!

    甚至将来,朕定会要他们血债血偿!”

    兵士们听了赵桓这番话,无不激动万分。

    联想到他曾经亲自登城的身影。

    连皇帝都不怕死,我们还怕什么!

    “坚守汴京,誓死击贼!坚守汴京,誓死击贼!”

    ...

    一时群情激昂的呼声响彻陈桥门。

    其他临近各门的将士们也都听到了这边的呼声,一个个翘首望着,手中的长刀枪戟握的更紧!

    而城外远处的金兵大营,金兵们听到陈桥门这边高昂的呼声一个个也均露出惊骇之意。

    这都三个多月了,可宋国汴京城的外城还没有被攻破!

    那些宋兵,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意志!

    实在大大出乎他们意料。

    来前主帅和老兵不都说宋人如猪狗吗?

    “凌振!”陈桥门下却听赵桓一声高呼。

    “臣在!”

    “当前引路,登城!”

    赵桓中气十足。

    一听皇帝又要登城。

    所有驻守陈桥门的将士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涌上城门,就连所有伤员,只要能够爬的起来的,也扶住创痛上了城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