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265章 突击一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此,在这些地方,佃户的日子过的还是比较轻松的,交纳的租金基本上都不会太高,大体上会和农业税持平。

    而同样的,在这些地方,除非是对土地有特殊情结,死活不愿意放弃土地的家族外,其实很多地主,尤其是那些大地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已经是陆续抛售土地了,回笼资金投入到了工商业上。

    但是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

    人多地少,土地就是成为了稀缺资源,哪怕是有以租代购令和开垦领,但是大量的农民依旧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生存。

    这些地方的佃户一般也会比较高,农门的生活会更加的困苦。

    而大乾的移民屯垦政策,就是从人多地少的地方,迁移民众到人少地多的地方!

    而这些年来移民屯垦政策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不单单有效的解决了江南等人多地少的土地矛盾,而且也是迁移了大量人口到湖广、东北等地区进行开发。

    让如今的湖广两省成为了大乾的新粮仓不说,就算是人们传统认为的苦寒之地辽东和辽西两省,也是逐步成为了粮食产地。

    产自辽河平原的粮食可已经是大规模对外供应了呢!

    二十几年的持续改革和修生养息,已经是让大乾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哪怕是坐在火车上,哪怕是楚行知道有时候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地方官员伪装出来的,但是楚行依旧是能够感受到华夏大地上的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并不是说上海那边的工商业发达的变化,而是华夏大地上的普通人,更准确的说是普通农民的变化。

    当专列驶离松江府范围后,也就是进入了浙江巡抚的管辖范围,一大票浙江军政官员也是从杭州提前来到嘉兴府迎接圣驾。

    不过这一次楚行却是很出人意料的没有在嘉兴火车站这个比较大的火车站停泊,而是越过了嘉兴火车站,然后在一个名为桐乡的小火车站里停了下来。

    这个火车站不过是一个小火车站而已,甚至其火车站内都没有足够大的火车停车场来挺如此庞大的专列群,众多的专列实际上都是直接停在了铁路线上的。

    这么做自然是楚行特地吩咐的!

    他想要找机会亲自去看看当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而这种机会,说实话如果不是他自己特地安排的话,那么是不可能看见的,比如之前从金陵城一路到上海,乃至到嘉兴府,他所看到的东西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军政官员们精心挑选的。

    乃至铁路沿线上,不少地方官员都是打起歪心思,故意高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楚行想要看到一些真实的,原生态的东西其实不太可能

    不过现在在这桐乡嘛,楚行是故意临时停车,没给那些地方官员们提前安排的时间。

    专列刚停下呢,一大票的浙江军政官员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比如说列车故障,铁路不通,或者干脆是什么叛乱之类的。

    当这些人忐忑不安的时候,他们就是被秘书处的官员们叫到了御用专列里,然后和一群官员们待在一起。

    楚行并没有给这些什么文官什么准备的时间,御用专列刚停下,他就是自行带着一百多的御前侍卫,在第一近卫骑兵团的护送下出发了。

    当然了,还顺便带上了一百多个官员!

    楚行自己也是直接骑上马走!

    一行上千人从火车站里出来后,楚行随便挑了个方向,然后就是闷头赶路。

    虎贲军的骑兵以及御前侍卫们,早就知道陛下想要去看看原生态的乡村景象,但是那些官员们却是被楚行搞的有些忐忑了。

    他们已经是猜出来,陛下恐怕是要打一个突击战!

    其中的浙江的官员们,尤其是嘉兴府的地方官员们,此时一个个都是提心吊胆的!

    他们虽然都是提前做了准备的,但是这个准备工作却是在嘉定府城以及杭州城以及宁波三地,因为只有这三个地方,才有可能迎来陛下的大规模视察。

    至于铁路沿线的其他地方,必要的准备肯定也会是有,但是也都集中在一些县城,顶多就是铁路沿线几百米的区域。

    比如说之前楚行看到过的不少铁路沿线的农民要么是清一色的穷光蛋哭穷,要么是清一色的精神面貌非常好,生活富足。

    但是,这种安排一般只局限在铁路经过的部分农田地区,至于更远一些的地方,嗯,也不用多远,那么是几百米外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可能安排了。

    顶多就是进行治安警戒而已!

    不然的话,地方官府的人力财力再多,也是不可能把这么大的地方都粉饰一遍啊。

    而楚行呢,他直接带着御前侍卫以及虎贲军骑兵,一口气跑出去了五公里,然后就是看见了一座村庄。

    当然了,哪怕是临时起意进行实地视察,但是必要的安全工作也是要做的,虎贲军已经是紧急动员了起来,提前包围并封锁了这座村庄。

    并且遵循了楚行的命令,直接封锁戒严,根本就不给当地的官员额外的准备时间。

    楚行可不认为自己随便挑的一座村庄,然后里面就有什么刺客或者有人想要造反,所以倒也没有太过谨慎。

    人到了后,就是直接进入了村庄。

    而这个时候,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些文官们一个个都是面色难看的很,尤其是浙江巡抚等几个当地的官员,因为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村庄,实在是不太适合让陛下看到。

    这是一个人口大约四五百人的村庄,而且也不是什么直接集中算不上多老。

    而年轻的,则是只有十来岁,顶多也就十五六岁,不过十五六岁在当代也不算什么未成年了,通常来说,很多男性在这个年纪已经是结婚了,就算没结婚,但是也应该是定亲了。

    甚至十五六岁就成为一家支柱的也是大有人在。

    这两个人也都是有眼力的,哪怕是住在乡村的士绅,那也是士绅,见识自然不是寻常的农民能够相提并论的。

    刚才不出来还不知道,但是现在一出来看见外头是数百名高大威武的骑兵,还有数百名特殊的黑色御前侍卫,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看见了上百名军政要员。

    他们还认出来了这些人里头,就有本地的嘉兴知府。

    再看看楚行的穿着,然后近期的圣巡传闻,这个时候他们要是还判定不出来楚行等人的身份,那么他们就可以直接找跟绳子悬梁了。

    当即,这令两人就是齐齐跪倒,口呼草民叩见陛下之类的话。

    楚行自然不是为了显摆皇帝的威风来的,当即就是抬手道:“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随后楚行让他们带着自己逛逛这座士绅庄园,顺口还问了问他们的家庭情况。

    面对楚行的亲自询问,他们自然不是有任何的隐瞒的,实际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他们贺家乃是当地的百年士绅了,前明时期虽然没有出过进士,但是举人却是出过的,秀才就更多了,乃是非常典型的江南书香门第。

    虽然说这个书香门第和金陵东陈家这样的顶级书香门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也是代代有读书人,在当地里,那就是最顶级的望族了。

    跟楚行说话的乃是贺家老爷子,此人不算什么,乃是前明秀才功名,王师杀入浙北后,他也是和其他的士绅们一样转身就从龙了,然后在官府里做事,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个早年从龙的人都能高升的,实际上大乾官员的数量如此庞大,绝大部分都是八品和九品的低级官员,而他们的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跨过七品的门槛。

    贺老爷子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科员,混了几年官场。觉得低级官员干的没意思,但是又升不上去就辞职了。

    不过他儿子倒是有些天赋,前些年考上了浙江会试,并且是名列二甲,如今正在湖北任职了,是一个从七品的科长。

    从七品,虽然在今天在场的诸多军政要员们心中,依旧是低级官员,但实际上在大乾的庞大军政阶层里,已经算是中级官员了。

    而这少年,乃是贺老爷子的嫡长孙,其实说少年也不对,应该说是青年。

    因为此人虽然今年只有十六岁,但是人家已经是结了婚的人,老婆都已经怀孕,秋天就能当爸爸的人了。

    然而虽然已经是结婚成家,都快要当爸爸了,但是他依旧是一个学生!

    目前正在嘉定府初级中学就读!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初中生,还是娶了老婆即将当爸爸的初中生!

    而这并不是特别现象,实际上大乾的州府中学在校生里,相当多大部分都是已经成家的人了。

    至于到了预科或者是中专这个阶段,学生是已婚人士的比例就更高了,往往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等到了大学阶段就更不用说了,十个有九个都是已婚人士!

    没办法,这年头的人结婚的早!

    不管是男女,往往十五六岁就已经结婚了,而女孩如果过了十六岁,等到了十七八岁还没结婚,往往就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的老姑娘了。

    而且你还别觉得这种观念不对!

    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的十六世纪,莫非你还想和后世人一样等到二十几岁结婚?

    真这么干,华夏民族早绝种了!

    所以,大乾的婚姻法明确规定,年满十四岁就可以结婚,不分男女!

    已经结婚,即将成为父亲,还在初中就读的孙家少爷,面对楚行的时候,倒是表现的比他爷爷好一些,至少没有浑身发抖!

    纵然言语之间,有些结巴,说话不清晰,经常还说错话,不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谁一觉醒来,然后发现皇帝老子出现在自家的院子里,然后拉着自己问东问西,恐怕也会这样。

    楚行和他们聊天,也没有聊什么政治大事,楚行只是聊他们的生活日常。

    了解了解大乾治下,乡村里的士绅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毕竟这些乡绅的数量极其庞大,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大乾的行政统治,就是建立在这些乡绅们的基础上的。

    这不是楚行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事实!

    行政统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

    掌握了知识的人!

    很不巧,这些乡绅们就是掌握了知识的人。

    当然了,这个乡绅并不一定特指地主!

    而是一个泛称,大体上包括了地主、商人、军政官员的家族。

    因为上述的主要群体,其实都是住在乡村里的,并不是说地主才住在乡村里。

    和后世的人,尤其是那些有钱人们都喜欢往大城市跑,住进鸟笼一样的楼房不一样,大乾的士绅们,都是喜欢住在乡下的。

    贺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们家其实没多少土地,满打满算也不过几十亩而已,说是地主呢,但实际上租出去后收上来的租金,缴纳完农业税后其实剩下不了多少,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建立在嘉定府城城郊的一家面粉工厂以及部分证券投资

    从产业角度上来而言,其实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住在农村的,但现实就是他们哪怕是需要经常前往城市处理事务,但是家依旧是在乡村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