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281章 向大乾学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此乌力罕也是步步高升,如今的他已经是蒙古人的第四兵团军长,领中将衔。

    至于你说为什么乌力罕的头衔为什么会是第四兵团军长、还有中将军衔,那自然是因为蒙古人学习大乾的后果。

    就和当年统一战争时期,明军学习乾军建立新军,从战术到武器,再到其他细节全面抄袭一样,蒙古人也是持续关注,并学习大乾。

    毕竟人类是非常聪明的生物,会向强者学习,蒙古人虽然是异族,但是他们也是人。

    再者,这几十年来蒙古人有着一个强悍的首领,那就是林丹汗。

    林丹汗能够统一草原,并且还打到东欧去,把基辅都给抢了下来充当首都,自然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他老早就是开始学习大乾的各项制度了。

    当定都基辅后,这种学习更是达到了一个高超,林丹汗在东欧建立的金国,诸多政治制度基本是学习大乾王朝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各部、设立军机处,确定九品官制。

    不过蒙古人还是有着自己的一些特殊政策的,比如说还有异族问题上,林丹汗的政策就显然不如大乾那么强硬了,大乾自己人够多,玩的是要土地不要人的那一套,哪怕是大乾国内其实也是有不少人保持反对意见的,而蒙古人就是明显温和的多,他们往往会主动接纳被征服地区的民众,以利用征服地区的人口资源,当兵、种田、放牧、做工等等。

    要不然你以为蒙古人总数将近三十万的大军是怎么来的,他们蒙古人的总人口也就百来万而已,全民皆兵都搞不出来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来。

    这三十万人里头,半数其实都是被他们征服的民族里的青壮里招募而来,尤其是步兵和炮兵等兵种,普通士兵清一色的都是异族人。

    只有骑兵,绝大部分才是蒙古人。

    林丹汗带头学习,大部分蒙古人也是知道向强者学习,这种心态在河套战役失败,进而被迫西迁之后,就是彻底爆发了起来。

    人家蒙古人为了学习造枪造炮,那可是敢潜入西北地区强行绑架工匠的。

    而在诸多制度里,军事制度更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其中建立起来的大量枪炮部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同时,他们还效仿大乾陆军,建立了类似于军、师、旅、团、营、队的编制。

    没办法,他们既然要学习建立枪炮部队,不学习大乾的编制也不行啊。

    因为新式武器的使用是需要编制搭配一起使用的,如此才能够执行相关的战术。

    一开始他们还是用什么前后左右军、万户、千户之类的传统称呼,但是干脆是全盘抄袭了,学习了大乾开始用数字番号,再加上师旅团等,后来还加上了军衔制度。

    可以说了,其实蒙古人是全球第二家建立起完善近代军队以及军衔制度的军队了,比当年的前明军队还要更彻底。

    前明军队里以张岳的督标为例,虽然也学习了乾军的编制和战术,但是依旧有一定局限性,更加没有什么军衔,只有传统的品级,没办法,人家是文官领军,你给这些将领们一个军衔,人家将领自己也不答应啊

    他们好端端一个文官,你给他们一个军衔,把他们当武将,信不信人家分分钟造反。

    当年的张岳督标,军官都是挂文官衔。

    然而多年后,蒙古人抄袭的更加彻底,他们全盘抄袭了大乾的军制,不管是编制还是军衔,通通都抄,连名字都不改。

    甚至他们内部搞的教育,还不是蒙文教育,而是汉文教育

    这种事听起来有些扯淡,但实际上很正常!

    因为向强者学习,是很正常的。

    后世二十世纪的时候,华夏还不是有人说要废除汉字,然后化成罗马拼音文字,这说到底还是一种不自信所导致的学习。

    强者是什么样的,自己也要变成什么样的。

    所以,现在蒙古人的军队里头,那些将领们也都是军长啊,师长,旅长,团长什么的。

    大乾金国中将、第四兵团军长乌力罕驻防西域多年,对嘉峪关里的乾军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是还是非常熟悉的,当他得知嘉峪关出现了大量乾军的时候。

    一开始他还只是以为这是乾军每年例行的军事行动。

    那些乾军每年都会出关一次,每次动静看似闹的也挺大的,但大多时候其实也就是武装游行,而且还是在无人地带里武装游行,在乌力罕看来,真他妈闲得蛋疼。

    但是没几天,他从诸多汇总起来的情报却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一次,嘉峪关里的乾军不正常!

    里面囤积的兵力太多了,根据探子的报告,嘉峪关那边的兵力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了,而且里头还有大量的步炮等部队。

    如果只是武装游行的话,乾军一般都是出动骑兵为主,步炮等部队不过是跟在后头维持补给线而已,但是现在,步炮部队的数量却是太多了。

    嗅到了危险气息的乌力罕,迅速派出了众多部队前往嘉峪关一带侦查,还试图派出暗探潜入嘉峪关打探消息。

    尽管太详细的情报还没有,但是乌力罕却是已经不准备等了,他迅速下令部队进行收缩,尤其是异族士兵所组成的步兵和炮兵等部队,撤回哈密城,同时派遣更多的侦骑部队收集信息。

    并派出信使向后方的吐鲁番汇报情况,说是嘉峪关方向的乾军有所异动,希望吐鲁番方面早做准备。

    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吐鲁番方向派出援军备。

    充足的人员,将会是军方进军西域的有力支撑!

    这么多人同时施工,铁路总公司方面很乐观的估计,在冬天来临之前,一定能够把铁路修筑到哈密城下。

    这么多劳动力以及本来的十多万作战部队,所需要的补给,尤其是粮食这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在以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是有了西北铁路之后,这些却是能够得到解决了。

    为了向西北地区供应粮食,中原乃是江南和湖广、东北地区,都是有大量的粮食被搬上火车,然后通过铁路网运输到郑州这个铁路枢纽,然后继续向西运输到嘉峪关。

    为了放下从全国各地运输来的众多物资,当地驻军修筑了大量的物资仓库,甚至因为仓库不够,甚至很多物资都是直接露天储存。

    如今的整个嘉峪关,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关隘,反而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六月初三,准备多时的秦去疾也是正式下令部队开拔!

    前期部队乃是第一骑兵兵团、第二骑兵兵团这两大骑兵主力!

    这两个骑兵军乃是大乾陆军里仅有的两个骑兵军,也是大乾陆军里最为精锐的独立野战骑兵部队。

    其中的第一骑兵兵团,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五枪骑兵团,第二骑兵兵团同样辖有三个标准的骑兵师,另外辖有第七胸甲骑兵团。

    上述两个骑兵兵团,虽然从兵力上来看,也就两万五千多人而已,但是他们辖有的战马数量却是达到了六万多匹,因为这些野战骑兵部队里,轻骑兵都是单骑双马,重骑兵都是单骑三马的。

    大乾陆军的各种装备、战术和编制一直都是持续革新的,但是步兵和炮兵部队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倒是骑兵部队经常变化。

    从装备再到配属的战马,再到编制乃至战术,都是变化非常大的。

    最后形成了目前比较复杂的大乾陆军骑兵部队!

    大乾陆军里的骑兵部队,依旧是有着野战骑兵、师属骑兵。

    其中的师属骑兵包括正规军师属骑兵团、预备役部队里的守备师骑兵营。

    守备师骑兵营里不过一营三百多骑,配属单骑单马。

    而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标准是辖有八百骑,下设四个队,每队两百骑,其中主力部队里的师属骑兵团,一般配属双马,而二线部队里的就只有单马了。

    师属骑兵还比较简单,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装备马刀、遂发手枪、遂发骑枪等装备,以侦查为主要作战任务,冲锋陷阵顶多只能算是次要任务。

    而野战骑兵部队的话,其实是属于合成部队,因为他们还会辖有骑炮兵、骑兵辎重等部队,每一个骑兵师都是能够独立作战的。

    一个标准的野战骑兵师,下设五团两营,包括四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炮兵营。

    这四个骑兵团里,通常来说都是配属三个标准的轻骑兵团,一个重骑兵团。

    不过这只是简单的区分而已,因为不管是轻骑兵团还是重骑兵团,往往都是有很多种的。

    轻骑兵团里骠骑兵团、还有轻骑枪团、轻火枪团。

    重骑兵团里有全身板甲枪骑兵团、重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骑兵团、轻型胸甲枪骑兵团等等。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近卫第一枪骑兵团,这是配属重型全身板甲,连战马也是会配属板甲,并且装备空心骑枪,是能够直接发起密集冲锋的重骑兵,也是大乾唯一一直配属全身重型板甲的骑兵部队。

    因为骑兵的庞大负重,所以他们所乘骑的主力战马,都是清一色的句容马,句容马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高大无比、负重能力强,短距冲刺能力爆表,同时他们还会额外配属两匹阿拉伯马充当辅助用马。

    但是同样的,嫡属于第一骑兵兵团的第五枪骑兵团,他们也是和虎贲军的第一枪骑兵团名词差不多,似乎都是重型枪骑兵,但实际上他们只配属胸甲、也不使用空心骑枪,而是以马刀、遂发手枪为主要作战武器,使用的战马以阿拉伯马为主,西北马为辅,战术的话,主要事马刀冲锋为主

    至于枪骑兵团这个番号,是因为当年他们是轻型枪骑兵,后来改成胸甲骑兵后,也是继续这么叫着。

    还有嫡属于第二骑兵兵团的第七胸甲骑兵团,这倒是个正儿八经的胸甲骑兵,不过他们的胸甲要薄一些,只有中等厚度,并且更加注重于遂发手枪的应用。

    此外还有一个名声同样比较大的第三火枪骑兵团,这个独立骑兵团的作战方式就是属于龙骑兵的那种,只不过只是在马背上开枪而已,每个骑兵的枪法都是相当精准。

    大乾陆军的野战骑兵部队,基本上很难找到统一标准,因为甚至具体到每个骑兵团,都会因为其历史传统以及指挥官的倾向,偏向于不同的装备和战术,而骑兵部队的高层将领,也是不制止这种行为,实际上也制止不了。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装备和编制都差不多,重骑兵部队基本都装备胸甲、马刀、遂发手枪,轻型骑兵基本也是配属马刀、骑火枪,不外乎就是喜欢喜欢用而已。

    但是哪怕是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这两个骑兵军却是实打实的大乾陆军里的骑兵精华部队,六个骑兵师和,两个独立重骑兵团,基本上包括了大乾陆军里三分之一的常备野战骑兵部队。

    而这一次,也将会是这一次西征的主力部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