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282章 疯狂的基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两个骑兵军先行离开嘉峪关后,后续的第五兵团的各部队将会跟上,这个军将会配合骑兵部队作战。

    至于第十四兵团的部队,包括胡德伦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在内,则是慢一步出发,而且他们也不是说追赶前线的骑兵部队,而是在后头慢悠悠的前进。

    因为此战中,第十四兵团的主要作战任务,并不是和敌人作战,而是维护后勤补给线。

    但是这只是体面的说法而已,实际上他们刚离开嘉峪关呢,也不对,应该说是前锋的部队出了嘉峪关不过五公里,然后就是停止前进了。

    士兵们一个个扔下枪支,换上锄头在一票的技术人员指挥下开始修铁路了!

    换句话说,胡德伦和叶琛等人千辛万苦跑到西北吧,最后变成了铁路施工队!

    面对这种情况,第三十一步兵师师长胡德伦特别的无奈!

    胡德伦费了这么大心思,才抢到上前线的机会,但是来之前,他是没有想到过自己到了前线后,竟然会变成一个包工头。

    从工地巡视回来的胡德伦,看着自己从金陵城里的老裁缝里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军服沾满了灰尘,叹了口气也是顾不上往日的威仪了,直接坐了下来。

    不是行军作战时他经常喜欢坐的弹药箱,而是一张太师椅,就从不远处的嘉峪关里搬过来的。

    帐篷里还有二十多个人忙碌着,穿着军装的人和穿着便服的人混杂其中,不少人神情严肃的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但是他们写的却不是什么作战方案,而是施工方案

    不时还有传令兵进进出出,但是传递的也不是作战命令,而是施工命令。

    眼前的这一切让胡德伦感到陌生而无奈!

    他堂堂大乾最年轻的陆军少将,军中最为瞩目的年代将领,跑到西北来竟然当一个包工头?

    真他妈扯淡!

    而他身边的参谋长,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他的参谋长也是老相识了,是比他大了几届的学长,陆军准将范飞平,只见他瘫坐了一会后,拿起来了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站起来走到了胡德伦面前道:“大人,这样下去不行啊,太影响士气了!”

    “兄弟们千辛万苦到前线来,想的可是上阵杀敌,而不是来修路的!”范飞平叹了口气后继续道:“刚才已经有好几个人来我这里诉苦了,说想去前线和蒙古厮杀!”

    胡德伦自己虽然也是有诸多不满,但是对于属下的诸多抱怨想法却是感到皱眉:“下次再有人来抱怨,你让他直接来找本官,西征大战,处处都是前线,其他部队前出是去打仗,但是我们在后方修筑铁路,为友军部队提供后勤补给同样也是打仗。”

    “为大乾效力,为陛下效忠,岂能挑挑拣拣!”

    胡德伦虽然有不满和无奈,但是他却是知道维护后勤线的重要性的。

    这一次西征,重点就不是消灭多少蒙古人,实际上消灭多少蒙古人意义并不大,实际控制西域才是重点。

    而要实际控制西域,就必须要有通畅的后勤补给线。

    修铁路,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

    所以第十四兵团虽然未能上前线和蒙古人作战,但是在后方修铁路同样也重要,甚至某种程度来说还更重要。

    因为两个前出的骑兵军和第五兵团,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拦截可能出现的蒙古骑兵,防止他们袭击铁路工地。

    说白了,就是给第十四兵团以及三万普通工人当保镖的。

    上阵杀敌和修铁路,同样重要。

    所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胡德伦还是会坚定的执行上峰的命令:修铁路!

    只不过如今部队的气氛不太好,胡德伦还是准备做些什么,所以想了想后道:“等傍晚收工了,召集各营各团主官开个会,要让他们知道筑路任务的重要性!”

    当天傍晚后,各营营长和各团团长齐聚师指挥部营帐内,胡德伦亲自主持会议,论述了筑路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说这不仅仅是修路,而是一次作战任务。

    就和其他的作战一样!

    如果说筑路不重要的话,那么以往的时候行军作战,为了赶时间或者运输重型装备,抢修桥梁、道路也不重要了?

    不!

    他们都一样重要!

    只有快速的修好铁路,才能够运输更多的补给上前线,这样西征部队才能够顺利的一路西进,而且没前进一步,就能够为大乾占领一步的土地!

    当铁路修到了哈密,修到了吐鲁番,那么大乾的领土就将会扩张到了哈密、吐鲁番!

    筑路,同样是作战任务,圆满完成同样是有功劳的,不用担心没有功劳。

    这么一番会议过后,才算是初步稳定了主要将领的军心。

    第三十一步兵师如此,第十四兵团的其他两支部队也是好不到那里去,尤其是第十四步兵师,他们可是常备主力师,何曾干过筑路这种苦力活。

    你让他们修路,他们更愿意以一敌十和敌人干一场!

    听说第十四师的李斯冉找到了戴杨鸿中将去说,无果后,还特地去找了秦去疾上将,但是被秦去疾上将给赶了回来。

    最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修路了!

    直接动用一个野战军修路,这在大乾陆军的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大乾王朝的交通建设史上也是没有发生过的,但是在西域地区因为其特殊性,却是出现呢了这么诡异的一幕。

    相对比下面的将领有所怨气,第十四兵团军长戴杨鸿中将却是淡然的很。

    到了他这个层次,已经是脱离了普通将领的低趣味了,他考虑的不是战斗的直接得失,他考虑的是整个战局。

    所以他也是最支持秦去疾上将的做法的,甚至修路任务,都还是他主动请缨给线,等乾军深入数百里后,再派出骑兵部队绕行,然后袭击他们的补给线。

    通过持续袭击他们的补给线,然后迫使他们主动退却。

    当然了,其实也可以按兵不动,连补给线都不袭击,就躲在哈密城里看着他们在戈壁滩、荒漠上慢慢爬着。

    几百公里的漫长补给线,哪怕是蒙古人不去打,他们都是维持不了多久,也不可能动用大量的重炮以及海量的炮弹进攻哈密城。

    时间一久,尤其是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退去了。

    说白了,乌力罕他们能够守住哈密城,靠的从来都不是军队,而是靠的地形以及气候。

    大片的戈壁滩和荒漠,大量的无人区就是他们的最佳防守武器!

    当然了,如果大乾陆军想的话,其实也可以通过机动能力良好的骑兵部队袭击哈密城,但是哈密城却也不是骑兵部队能够攻克的。

    好歹是也个棱堡防御工事呢,没有大量重炮的助阵,是不可能攻克哈密城的。

    但是现在,乌力罕却是感觉到了危险。

    因为侦骑报告,在大乾人前出的七八万大军后头,还跟着好几万人,而那几万人也不上前,就躲在后头修路。

    修什么路?

    铁路!

    乌力罕可是知道铁路的,也是知道什么蒸汽机、火车的。

    哪怕蒙古人没有什么蒸汽机、铁路的技术,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知道铁路的重要性。

    这大乾人竟然是打算一路修着铁路过来,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困扰大乾人多年的补给问题,就将会化为无形。

    而到那个时候,哈密城可就是真的危险了。

    不仅仅是哈密城,乃至吐鲁番城甚至是整个西域地区,恐怕都会陷入危险。

    乌力罕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将会是一次全新的威胁,一次以往从来都没有遭到过的威胁。

    为此,他派遣了使者到后方,通报了吐鲁番方面的友军,详细的报告了大乾人正在修筑铁路的事,并说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蒙古将领都和乌力罕一样,对大乾的情况了解比较深入,知道铁路的重要性的。

    很多蒙古人的心中,所谓的火车不过就是马车的升级版而已,以往的马车只能走在普通的带路上。

    而现在的火车则是走在特殊的铁轨上,两者没有太大的差别,顶多就是运量大费一些,速度快一些而已。

    而且这些蒙古人也是知道,大乾人的铁路建设可不容易,他们早就知道大乾人在修什么西北铁路,但是西北铁路从开始正式动工,一秋到大同三年秋才完工。

    这还是在他们大乾人的腹地修筑铁路的速度,如果换成了西域这边,这修筑速度恐怕还要大大降低。

    更何况,在西域修一条大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铁路,到时候这条铁路对于蒙古人来说,几乎处处都是漏洞,他们随便派一支骑兵杏去,偷偷摸摸的潜入到铁路沿线,埋设炸药来一个爆破。

    砰的一声,铁路就得完蛋!

    所以,蒙古人虽然知道了火车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太担心。

    他们很快就是做出了必要的应对。

    乌力罕开始挑选比较精锐的将士,组成精锐破坏铁路的小股部队,准备破坏大乾人的铁路。

    不得不说,乌力罕的做法还是比较正确的。

    铁路虽然有众多的好处,但是还是比较害怕故意破坏的。

    一旦铁路被破坏,就算是修复能力比较强悍,但是也得花费时间,继而影响到了运输效率。

    然而,这也是秦去疾为什么把两个骑兵军都是摆了出来的缘故!

    那两个最精锐的骑兵军摆在前头,为的可不是说进攻敌人,而是为了保护后方的铁路施工队以及铁路线。

    乌力罕派出的袭击铁路部队想要绕行潜入,那么就需要突破大乾骑兵部队的封锁线才行。

    此外,秦去疾也是在后方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措施。

    第十四兵团虽然现在修着路呢,但是按照他的预定计划,第十四兵团还是用来保护铁路沿线的,修一段铁路,第十四兵团就会留下一部分兵力驻防,以保护铁路。

    为了保护铁路,秦去疾还从国内调来了数量众多的武装列车以及工程保障车,以随时巡逻铁路线、维修铁路线。

    这一场西征战役的前中期阶段,双方的战斗极有可能就会围绕着修筑铁路和破坏铁路来进行,至于大规模的野外战役,只要蒙古人不傻就不会爆发。

    乌力罕派出的好几支铁路破坏部队里,有一支是有大约七百骑兵组成的破坏部队,虽然只有七百骑兵,但是却是清一色的单骑三马的快速机动部队。

    机动能力相当出色的他们采取了远途绕行的策略,成功避开了大乾的主力骑兵的封锁线,然后从南面靠近。

    六月二十七日,距离嘉峪关大约三十公里的一处锌谷里,往日里没有人烟的这片锌谷里却是拥挤着两千多匹马还有七百名骑士小】

    【说】

    这些正是绕行了好多天的蒙古人铁路破坏部队,领头的乃是一个面孔老成,身高有些矮,但是却极为粗壮的中年男子。

    此人的服饰,也是蒙古人那边才推行不过几年的新型军服,不过说是新型军服呢,但其实也是蒙古人的传统服饰,只不过样式和颜色定下了比较严格的规矩而已。

    其穿着都是表示着,他在蒙古人那边是一个上校,这个军衔不管是在蒙古人那边还是在大乾那边,都不算低了。

    因为蒙古人的军队编制、军衔,基本上都是效仿的大乾陆军。

    上校这个军衔,已经是中级军官里的顶级了,在野战部队里一般都是担任主力步兵团的团长或者主力骑兵团的团长的。

    而蒙古人的这支骑兵部队,也是典型的骑兵团编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