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才子温睿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对于楚行来说,他每天需要处理的奏折时间并不是特别多。

    因为他手底下有一套高效的军机处呢。

    这帮子精英,其实在将奏疏送到楚行跟前之前,就已经将属于大佬的密折之外的奏疏全都看过一遍了。

    并且还会把一些比较长的奏章做出摘要供楚行看。

    楚行虽然爱惜自己的权利,但是却也不得不随着所控制的区域对权利进行一定程度的下放小】

    【说】

    毕竟谁都不是铁打的。

    当然,军权不论大小都是要握在手里的。

    除此之外,军机们在提前分类审阅奏章的时候,会先一步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并用银币夹在奏章之中。

    楚行如果觉得可以军机处提交上来的处理意见可以用的话,一般直接就选用了,如果不满意,直接打回重拟,或者是干脆楚行直接做出决定。

    比如上述的齐岐山的奏折里,除了楚行批复的这几句之外,负责这份奏折的军机侍读还作出了两个详细的处理方案,整个方案洋洋洒洒数百字。

    基本上已经是给出了处理意见,包括赈济灾民,从何处凑集钱粮,督察院给如何监督,产生的流民该如何处理等等

    要不然的话,累死楚行也处理不完每天都不停呈递上来的奏折啊!

    但是为了防止军机处越权,楚行是严令规定,但凡是奏折,从通政司到军机处,整个流程不得截留,不得更改,必须是奏折原文呈递。

    同时最终的决定也必须是楚行这个大王亲自来做!

    也就是说,军机处那边只是给楚行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而且往往还要求同时提供两个以上,但是真正有权利做出决定的,只有楚行自己,军机处是没有做出决定这个权力的。

    楚行给军机处的定位一直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用来减轻这的工作量的秘书机构,而不是能做出任何决定的权力机构!

    但是最近他也是感到军机处的一些军机们,可能是因为经验原因,总归是能力差了一些,很多时候拟定的处理意见都是让他无法满意。

    为此,他已经是准备对军机处进行一定的改革了,继续细分军机处内各科,扩大到大小十几个科,包含军事、民政等各项事务,而这些科的科长们,也是准备从大乾王朝的一些能干实事的中层官员里抽调担任。

    并且为了预防军机处的这些科长们权力过大,他是规定了,但凡是军机处里任职的科长、副科长乃至普通科员,任职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后改任他职不得留京,必须到地方任职,三年后方可回京任职,六年后方可再在军机处第二次任职。

    同时规定,军机处内不得内部升迁,也就是说,军机处里的普通科员们,是不能在军机处内部直接升迁为副科长、科长的,三年一过就外调,升起之秀的出身也算是显赫,祖上三代为官。

    他自己也是山东本地有名的神童。

    据传言,他三岁能文,五岁能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十二岁便入场科举,去蹭了蹭大明的神童科举顺风车。

    连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博得生员功名,成为外人眼中的科举种子选手!

    当时众多人认为他不用多久就能够考中举人,进一步考中进士,最后成为人人敬仰的进士官老爷!

    奈何家道中落,就是中落了。

    朝中无人,想做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即便是他才华再横溢,也抵不过人家的家庭。

    乡试就输了。

    不过即便是落选了,但是依旧有众多人看好他,安丘县里的书香门第刘家更是把嫡女嫁给了他,认为他下一场定能通过院试考中举人功名!

    可惜的是三年后他第二次参加乡试,依旧落选,因为他爷爷昔日在朝堂的政敌,死活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这个时候,已经二十多岁的他已经不是少年天才了,而是成为了众多为博取举人功名的秀才中的普通一员。

    科举示意的他终日流连于青楼画舫之中,留下众多诗词在坊间传颂,在诗词上的建树让他在山东文坛里也是闯下了不小的名声。

    又三年后因为丧父要守孝没去考,数年后打算再去考,奈何一场大病让他根本起不来床!

    蹉跎多年后,等他第三次参加乡试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中年秀才了,结果很悲催,依旧没中!

    爷爷昔日的政敌的徒子徒孙们还在,说什么也不给他这个机会。

    少年天才的名头早已经不知道被扔到了那个角落里!

    在大乾王朝崛起前夕,他参加了人生之中最后的一场乡试,这一次同样悲催的没有考中,带着万分失落回到安丘县后,恰逢大乾王朝横扫了安丘县。

    这个时候,感觉到人生暗淡无比的温睿渊在亲眼看过了大乾王师数次击溃明军官兵,甚至在第一次巨洋河战役里击败了府城官兵的进剿后,他牙一咬,脚一跺就是投了贼!【1】

    【6】

    【6】

    【小】

    【说】

    不是我温睿渊不愿意将一腔才华贡献给大明,是你们比我走绝路的。

    凭借着主动投效以及秀才的高学历,还有他在山东文坛里的少许名声,刚来投,大乾王朝就是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起步就是一个户部的从五品员外郎!

    而这个温睿渊的能力也的确不错,在众多投诚大乾王朝的读书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不久之后就是开始担任郎中,正五品。

    其政绩,其能力,得到了大乾一众文官的认可。即便是赵汝才这样的大佬,也不得不感慨,大明的官老爷们是真的瞎了眼,给大乾送了个这么个人物过来。

    这一次,楚行决定要跟这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好好聊一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