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奏疏如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礼部还是有小心思的。

    他们在筹办大乾国子监的时候,故意将发展方向朝着培养文官的方向做了倾斜。

    这帮子人真的是受封建文化荼毒太深了,大大增加了楚行极端不喜欢的传统诗书文化内容。

    想想楚行一个现代人,最惆怅的便是李白张嘴的噫吁?剑??芟不妒?榫陀泄砹恕

    这帮子读书人增加传统诗书内容也就算了,还暗中偷偷摸摸的所见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内容,这简直是将楚行的劳动成果直接给抹掉了。

    老子如果只需要传统的读书人,搞国子监干什么?

    要知道,大明培养这帮子不事生产的艺术家们,可是培养了二百多年呢。

    哪怕是心灰意冷之下,投奔大乾的读书人,总体比例并不高,但是整体数量大啊。

    根本用不到自己培养啊!

    楚行需要的人才,可不是那种只会传统的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而是最起码做到中学为体,新学为用。

    楚行虽然反感传统的诗书,但是并不认为这些东西不好,所以他觉得两边儿都兼着是最好的。

    在他看来,传统文化更像是内功心法,但是没有招式,内功再强,也打不死人。

    而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就是心法。

    所以他直接在这份筹建国子监的报告下写下了自己的批注:“增加理科课程,另加大史论、策论相关课程!”

    除了这些外,他觉得礼部的筹办的国子监在其他方向上问题不大!

    新筹建的国子监将会拥有两个大的分院,包含文学院、理学院,这两个学院基本上就是把原来的文学堂、工学堂直接纳入其中。

    同时楚行还特令开设两个单独的院系,也就是医学系和农学系!

    开设农学系,这自然是为了提高大乾王朝的农业水平,这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摸着徐光启等大佬过河,总归是可以为华夏做点贡献。

    毕竟楚行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他肯定是希望华夏人民过上好日子。

    而医学系嘛,其实这一点有楚行的自私心理在里头,这年头的医疗水平太低了,随便感个冒都能死人,楚行可不想自己那一天因为着凉感冒然后就直接死翘翘了。

    发展医疗,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当然,也有其伟大的一面,那就是华夏的百姓,寿命太短了。

    之前去乡下走访,楚行看到那些四十多岁的大汉,动不动就老夫老夫的自称,他就觉得闹心。大风小说

    华夏儿郎,那么好的基因,只能活个四五十岁太可惜了。

    所以楚行也希望推动医疗的发展,可以提升华夏子民的寿命。

    同时为了扶持国子监的发展,吸引读书人入读,除了从大乾王朝内部选拔年轻人入读外,还会对外公开招生,只要是年轻人,并且基本文化水平过得去,基本上都可以报名。

    并且承诺,国子监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当官的!

    甭管是文学院还是理学院还是说医学系又或者是农学系,毕业后都能当官!

    从古至今,就没有那个职业比当官更能吸引国人了!

    批复了筹建国子监的报告后,下一份还是礼部那边的报告,申请开设大乾王朝的第一届科举!

    这事也不是第一次提了,实际上刚拿下青州府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开办科举的想法了,对此楚行非但不反对,而且是大力支持的。

    奈何秋天的时候准备筹办科举的时候,礼部的那些人在民间的读书人群体里偷偷摸摸的做了一个调查,就是问假如大乾王朝开设科举了,你们会去报考吗?

    结果调查结果让楚行很无奈,当时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报告大乾王朝的科虽然在后世里有一个宋子文的税警总团,但那是军阀混战时期,但是也就这么一个单独的例子了。

    再者,税司是属于内阁,说到底是属于文官系统,让税司那边筹建了税务稽查总队的话,那么楚行一直坚持搞出来的文武分立就等于是笑话了。

    这个例子,绝对不能开!

    翻开了这报告,然后直接打了一个大大的×,并写下了批注:“异想天开!”

    想了想后,又是加了一句:“内阁下属各机构今后均不得筹办军队,此为永例!”

    楚行可不打算开口子,甚至也不给后来人开口子!

    文臣掌兵之心不死啊!

    楚行并不如何歧视文官,因为这片土地上,勇敢的文官很多,就拿辛弃疾来说,人家都能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谁说文官不如武夫了?

    可关键是文官又有行政权,又有军权,那自己岂不是成了虚君了?

    男人,连自己的枪把子都握不住,还做什么男人?

    今天你税司搞个总队,扩大下规模,明天御史们是不是也要搞个巡按大队?农司是不是可以搞个建设兵团?

    老子还过不过了?

    大乾王朝内的正式以及辅助军事力量,都必须归属于大都督府!

    哪怕是楚行打算重建的虎贲军也不例外!

    楚行打算重建的虎贲军,虽然说是直属大王的近卫力量,但是也是会放在大都督府下属,为何?

    因为虎贲军其实和陆军、守御部队、治安军等等一样,都是只属于楚行的武装力量,楚行这个大都府可是大都督府的最高统帅。

    虎贲军的特殊性,在于虎贲军是负责大王以及王室的人身安全,充当近卫力量,在军队系统上和正规军、守备军有所差别而已,但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大乾王朝军事组成的一部分。

    写下批注后,楚行再看看这份奏折上的名字,略微斟酌了半分钟后暗下了桌上的铃铛,然后门外刘必显走了进来小】

    【说】

    楚行道:“让税司的温睿渊下午来一趟!”

    温睿渊,之前给李宗为打下手的大乾老臣之一,现户部左侍郎,整个大乾税收体系的二把手。

    刘必显记下来出去了,楚行则是重新批阅其他的奏章,剩下的事依旧有大有小,而楚行批阅奏章的速度向来极快!

    除了一些特殊事情外,大多都是只简单的批注一个‘阅’字,阅字写多了,也会偶尔换换‘知道了’。

    当然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他也会留多几个字或者几行字的批注,比如莱州府知府齐岐山上折子奏报莱州府大战过后,民生凋零,无家可归者,无口粮者甚多,请朝廷赐下部分钱粮救济灾民。

    对此,楚行的批注是:已阅,着内阁各部从速赈济,以防灾民生变,赈济应当以工代振为要,督察院亦当稽查百官,严防官员私吞赈灾钱粮,如有犯者,罪加三等!

    另,本王不吃海蛎子,不吃海参,吃多了,睡不着觉!!

    螃蟹也不要往京师送了,本王不喜欢吃,吃多了上火!!

    狗东西,给本王多办点人事,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还有吴子霖送回来的奏折,除了说淮安府的情况外,还拍马屁问楚行圣体是否安康,天气已经冷了,大王作为大乾支柱,一定要要多穿衣保重龙体之类的。

    楚行批阅:本王安,时值寒冬,卿当助淮安府民众安然过冬,勿使路有冻死骨,如此朕心方安!

    楚行想想,这南方的臣子真会做人啊!问个安就完事了,一点好处都不给啊!

    不对,本王怎么变得那么虚伪,赶紧干活!

    楚行连忙低下身子,在数不尽的奏折中沉沦下去。

    这么一番奏折批阅下来,不知不觉已经是快到傍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