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七百三十四章 暂时熄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去疾的个人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第五步兵师,他们论战斗素养、组织能力、武器装备水平,其实都不如第一兵团。

    但是秦去疾依然一路狂飙,替大乾重新夺回了,夺取了庐州,使得天下大为震动。

    不过毕竟是强行攻城,导致大乾一方,也就是第五步兵师损失相对比较惨重。

    最主要的是攻克坚城,再加上急速行军,导致将士非常困乏,而且攻城战对于火药损耗非常大,在看到了前方的明军又是和湖广那边一样玩龟缩作战后,也是停下了再一次南下的步伐。

    并派人回扬州请求下一步的战略指示!

    秦去疾也非常不要面子的跟陈先?学了起来,遇事不决,且问王上。

    三月二十九日,楚行接到来自秦去疾的报告后,也是没有好大喜功,故意为难下属,让秦去疾不顾伤亡继续向南发起进攻,而是同意了秦去疾的请求,兵锋推进到安庆府后就是暂停发起大规模的攻势,就地开始休整补充!

    楚行同意秦去疾停止大规模的南下的进攻,一方面是第五步兵师是需要修整了,另外一方面他也不想让第五步兵师过于孤军深入。

    因为前线传递来的情报,如果继续打下去,秦去疾就不仅仅面临当地的守军了,而是要面临马士英、刘宇烈、何腾蛟、孙传庭多方的围剿。

    这买卖做起来,就不是很合算。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肯定要一口一口的吃。

    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不拿将士们的性命当做一回事。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进入四月份后,雨水开始增加,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枪炮等火器的使用,而且还会让道路泥泞,补给运输变的更加困难。

    所以不仅仅是第五步兵师这边,实际上进入四月份后,不管是湖广地区的第一兵团还是河南的第二步兵师,,实际上都是相继停下了大规模的攻势,准备就地构筑防线用以渡过雨季。

    确保在雨水纷飞,天气潮湿,大乾救民军的战斗力有所下降的几个月里能够不被明军找到突破的机会,避免阴沟里翻船!

    而暂停全线的大规模攻势,也是能够让已经是紧张无比的大乾王朝缓上一口气,有时间把各类的军械弹药乃至新兵送上前线补充,同时暂停大规模攻势后,也是能够让已经是频临破产的财政情况能够缓一缓。

    毕竟大乾救民军虽然平时的花销也高,但是打仗的时候更高,暂停攻势,也能够有效的减轻财政压力。

    说实话,这仗打的不仅仅是大明难受,大乾内部其实也非常难受。

    楚行察觉到,再打下去,大乾的这根玄非要绷断了不可。

    毕竟大乾本身也处于紧锣密鼓的改革状态,内部不是没有压力。

    即便是自己再着急,再有野心,也不能一味增加百姓的压力,将他们推到敌人那里去。

    第五步兵师乃至湖广那边的伪乾贼军相继暂停了大攻势的后,马士英以及各省的众多官员乃至江南地区的明王朝官员们才是稍微安心。

    虽然狼狈的点,但是总算是把伪乾贼军的南下攻势给阻挡了下来。

    这一场伪乾贼军的大规模南下进攻,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去岁开始的新年攻势,三月后湖广那边的攻势暂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四月份又是掀起了南直隶攻势,前后持续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这四个月里,大乾救民军先后动用了四个步兵师又三个暂编团,超过六万兵力先后在湖广、河南、南直发生战斗。

    明军方面,先后抽调了了总数不少于三十万的兵力参战,包括湖广、江西、南直隶甚至福建地区的兵力!

    至于说胜负,从战术来说,肯定是大乾王朝获得了没有争议的胜利。

    先后数战,他们攻占了湖广大片北部地区以及南直隶部分地区地区,占领了襄阳、庐州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城池,并且实际包围了黄冈,威逼武昌。

    同时大乾救民军先后击毙明军超过两万多人,俘虏四万多,轻者无数,但是因此而彻底崩溃,并失去组织的明军部队至少超过十万人。

    而大乾救民军方面,阵亡约一千五百人,伤约两千人!

    但是如果从战略上来说,大乾王朝从去年开始谋划的战略却是失败了,因为大乾救民军非但没能攻克武昌,甚至连黄冈都没有拿下,而且四月份的战略目标也只完成了庐州府。

    也就是说,具体的重要战略目标,实际上一个都没能实现,更不要说夺取应天府了。

    一统南国,与伪明南北对峙的梦想,对于楚行来说,其实还相当的遥远。

    而明王朝方面虽然损兵折将,也是丢失了不少城池,但是好说好歹是把伪乾贼军的大规模南下攻势给阻挡了下来,虽然说依旧损失惨重,但是如果对比崇祯三年,大乾在南直隶攻城略地时,伪明的一路崩溃其实要好太多

    同时他们所尝试坚守大城,避免和叛乱,比往年至少增加了十倍以上!

    单单是陕西地区,当地官府就是先后镇剿了超过五十次的中小规模的叛乱。

    甚至是南方前线,比如湖广、南直各府、福建乃至江南繁荣之地都是出现了中小规模的叛乱!

    地方卫所兵力虽然打不过伪乾贼军,但是依旧是镇压各地叛乱,维持明王朝地方统治的有力工具!

    至于前线兵力不足的问题,崇祯已经是力排众议,决定抽调两万边军南下增援马士英!

    明王朝的诸多应对,楚行也是能够看得出来一些倪端,不过楚行并没有为此反应过度,虽然冬春时分的一系列攻势并没能最终达到己方想要的战略目标,但是也是收获不小,现在大乾王朝需要消化这些胜利果实,并为雨季过后的秋冬攻势做准备!

    如今的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却不是代表着战争的终结,而是为了下一场战争最更加充足的准备!

    趁着雨季这一段时期,大乾救民军开始腾出手来对各部队进行休整补充,另外抓紧时间完成对现有五个暂编团的改编工作,把他们改编为正规的混成团,另外也是准备适当的小规模的加强前线各部队的实力,以加强火炮数量、枪支数量以及开始小规模装备板甲为主。

    然后内阁方面也是急需把新攻占下来的湖广北部、南直各府地区彻底纳入统治,让这些地方为大乾王朝提供兵员、税赋!

    打下一地掌控一地,这是大乾王朝现阶段的军政核心战略!

    他们可不是流匪,打完就不管了!

    所以前线的战事虽然停下来了,但是楚行却是依旧忙碌,不仅仅是楚行,其实整个大乾王朝的行政体系都是保持着持续的高速运转着。

    不仅仅有诸多行政事务,而且崇祯四年的殿试也是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科举,严格上说起来,还是大乾王朝的第一次正式科举,和去年匆匆忙忙的登极恩科不一样,这一次的科举是举办的非常标准。

    从县试再到府试、院试,然后再到乡试以及会试、殿试,全都是严格按照传统科举的流程来。

    在二月份,前线各部队奋战的时候,已经是有数千名各地士子汇集扬州,参加了大乾王朝的第一次正式会试了。

    虽然当初参加的士子,很多都是用来凑数的,质量堪忧,如果是按照明王朝的科举标准来看,这数千名士子里,恐怕十分之一具备真材实料的都没有,但是楚行,乃至整个大乾王朝都不在乎啊!

    这一次的科举,因为各地的大部分读书人因为对大乾王朝有所抵触,所以并没有和明王朝举办科举一样踊跃参加,但是这也是相应的降低了门槛。

    基本上来报考的士子,稍微过得去就能够获得秀才的功名!

    考举人也比较简单!

    举人考会试也是简单,数千人应考,足足录取了三百多名进士科的贡士以及八十多新学贡士。

    加起来就是四百多人了,占据应考士子的六分之一!

    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不出意外都能够通过殿试,并获得进士或者新学进士功名的学子,有超过半数都是出身于国子监。

    因为国子监的学生,本身就会被赐予举人功名,有着直接参加科举的权力,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以国子监的授课内容为主,所以国子监的学生考中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了,这也和地方来应考的举人并不多的缘故有关!

    四月份,楚行正式召开殿试,并亲自坐镇!

    而且还亲自批阅了新学进士所有的八十多份考卷,同时还批阅了进士科排名前三十名的考卷。

    钦定了来自苏州府的一个年轻学子苏国璋为新科进士科状元,国子监理学院的学生李文典为新学进士科状元!

    同时亲自诏令进士科一甲进士、新学进士二甲以上进士进入军机处,分别授予不等的军机处官职

    不过楚行让他们进入军机处,可不是让他们养望的,而是锻炼他们的能力的。

    因为大乾王朝的军机处,和明王朝的军机处不同,并不是一个养望机构,而是一个实际处理政务的机构,这些新军机们进入军机处这个事实上的秘书机构,是锻炼熟悉政务的。

    但是不可能和明王朝的翰林一样,能够在皇帝身边儿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然后直接熬出头入阁,在大乾王朝,可没有这样的捷径。

    因为楚行早已经是规定,军机们不得在军机处的体系内升迁,想要升官,行,外调,即便是不想外调都不行,因为军机只能在一个职位上担任三年,三年后不想外调也必须外调。

    而即便是军机处里有了空缺职位,也必须是从外面抽调年轻骨干官员担任,是不会直接从军机处里选拔的!

    一场科举办完后,楚行看着数百名官员的名单,也是深感欣慰,大有天下人才尽数收罗手中的感叹!

    同时这一场正式科举办完后,大乾王朝的根基也就约法稳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