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175章 风声鹤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S:第二更送到,求月票及票。)

    在有心人的刻意传播下,科尔沁奥巴纠集各部落意图向大明长城发动进攻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里传开,虽说这个消息还没得到更进一步证实,但大明朝廷里还是一片哗然——现在大明军队两线作战同时向辽东建奴和陕西乱贼作战,已经够吃力了,再加上鞑靼联军也来凑热闹,这还让不让活了啊?紧接着,张大少爷抓鞑靼兵练兵触怒鞑靼各部落,从而导致鞑靼部落联手进犯大明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当然是冯铨和侯恂之流联手散播的消息。惊恐之下,满朝文武纷纷跑到午门上书上表,要求严惩张大少爷这个罪魁祸首,甚至还有人叫嚷,要拿张大少爷的脑袋去换取和平,安抚被张大少爷激怒的喀喇沁鞑靼部落。

    “吵什么吵?”听到消息匆匆赶到午门的魏忠贤眉头紧皱,向文武百官喝道:“鞑靼部落联军进犯蓟门,目前还只是猜测,科尔沁土谢图伪汗奥巴也只是在四处联络,其他的鞑靼部落答没答应还是一回事,想哭鼻子,等鞑靼联军真的打过来再哭吧。都散了,散了,回去等进一步的消息吧。”

    魏忠贤在朝廷里多少还有威信,把话说明之后,大部分的官员都是胆战心惊的起来,准备放弃要求严惩张大少爷的打算。但也有个别不长眼的官员,壮着胆子向张大少爷的亲爹魏忠贤叫嚷道:“魏公公,兹事体大,切不可掉以轻心啊。微臣恳请朝廷将滥杀无辜激怒鞑靼的张好古下狱问罪,另派能言善辩之臣出使鞑靼,向鞑靼宣明大义,化解恩怨,以阻大祸!”

    魏忠贤眉头皱得更紧,但不等魏忠贤说话,成国公朱纯臣已经站了出来,指着建议逮捕张大少爷的御史陈新甲骂道:“放屁!张好古杀的鞑靼是什么人我知道,都是些和建奴勾搭,残害大明百姓的蒙奸鞑靼,罪该万死,张好古杀之有理!如果张好古杀残暴鞑靼也有罪,那我的先祖朱能公杀的残暴鞑靼更多,是不是也要把我下狱问罪,拿我的脑袋去安抚鞑靼

    “朱国公?!”魏忠贤大为意外,做梦也没想到保皇党首领朱纯臣也会帮自己的干爹说话。朱纯臣则马上解释道:“魏公公,你不要误会,我也是帮理不帮亲,张好古从鞑靼部落解救出来的汉人女奴,都是送到我的京师团营安置,有不少都分发给了团营的单身军户为妻,所以这事情的前因后果我都清楚。”

    “哦,原来如此。”魏忠贤松了口气,忙向陈新甲等人喝道:“还不滚?张好古杀鞑靼有功无罪,这点连成国公都承认,要是再不服气,咱家和朱国公陪你们一起到皇上面前打官司!”那边陈心甲等人哑口无言,只得灰溜溜的离开午门出宫。向着那伙人吐了一口唾沫,魏忠贤又转向朱纯臣说道:“朱国公,今天可真的多谢你了,张好古小猴崽子是咱家是干儿子,这点尽人皆知,如果不是国公出手,咱家无论怎么解释,只怕这些迂腐酸儒都会指责咱家偏袒小猴崽子。”

    “魏公公千万不用客气,我也是就事论事。”朱纯臣谦虚一句,又沉声说道:“不过魏公公,眼下的局面,我们还是不要再另开战场的好,魏公公是不是派什么人去一趟蓟门,向张好古求证此事真伪,看看科尔沁鞑靼是否真的会纠集一帮建奴攻打蓟门。如果战祸不可避免,我们也好早做准备不是?”说到这,朱纯臣又自告奋勇道:“魏公公,这些年来,我曾多次巡视蓟门,比较清楚那边的情况,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愿意去一躺蓟门,当面向张好古了解详细情况。”

    “朱国公愿意不辞劳苦亲往蓟门,咱家当然求之不得,咱家这就进宫向皇上请旨。”魏忠贤大喜答应,眼珠一转又说道:“这样吧,咱家让礼部尚书黄立极与国公同去如何?”朱纯臣当然明白魏忠贤是在派人监视自己,但也一口答应,魏忠贤更是欢喜,当即入宫请旨,让朱纯臣与黄立极同赴蓟门了解详细情况。

    ………………

    两天后的六月初九,朱纯臣与黄立极一起抵达蓟州,张大少爷出城迎接,将朱纯臣一行迎进自己的巡抚衙门安顿,酒宴款待。别看朱纯臣在京城里帮张大少爷说好话,在蓟州刚一坐下,朱纯臣却劈头盖脸的向张大少爷问道:“张好古,你到底搞什么席吧。”

    朱纯臣和黄立极在蓟州住了两天,也欣赏到了屠奴军操练的英资,多少建立起了一些信心,可是一想到张大少爷打算以这几千人为主力去抵御几万甚至上十万的鞑靼骑兵入侵,朱纯臣和黄立极还是心头发颤,吃不准张大少爷究竟有没有把握挡住鞑靼。可不管朱纯臣和黄立极怎么说,张大少爷就是一口拒绝与鞑靼通好罢战的好心建议,无奈之下,朱纯臣和黄立极也只好灰溜溜的回京复命。临走的时候,朱纯臣又悄悄告诉张大少爷——狸猫换太子计划已经成功,魏忠贤和客巴巴都没有发现,但是换进宫中抚养的假太子,却是朱纯臣的长房长孙!

    很快的,张大少爷决心和打算就被朱纯臣与黄立极二人转达到了明熹宗和魏忠贤面前,听完朱黄二人陈奏,明熹宗和魏忠贤一起倒吸了一口凉气,也是对张大少爷的话将信将疑。但事已至此,明熹宗和魏忠贤又舍不得拿张大少爷的脑袋去向鞑靼妥协,也只好暂且相信张大少爷的话,又牙缝里给张大少爷抠出一批弹药粮草和军饷送去,同时传旨永平巡抚阎鸣泰与辽东督师熊廷弼,让他们做好增援张大少爷的准备。

    时间一天天过去,科尔沁及咯喇泌鞑靼各部组成联军准备进犯中原的消息也最终得到证实,而各方面传来的情报也让大明朝廷上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次鞑靼联军共由四十三个鞑靼部落组成,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概是为了牵制辽东明军,也可能为了收割明军在锦州周围种植的军屯粮食,建奴也出动了四万军队向锦州进发,再加上陕西的贼乱从未停歇,大明军队的北方防线其实已经全面报警!京城一片风声鹤唳,有钱有势的人家都已经在争先恐后的将财产搬运南迁,人心惶惶,谣言满天

    重压之下,大明朝廷再度陷入恐慌之中,要求重惩张大少爷安抚鞑靼的声音也再度抬头。恰好在这时候,鞑靼联军盟主土谢图伪汗奥巴的使者也抵达了大明京城,带来鞑靼联军的停战条件——献上张好古人头,联军退兵!——至于这一招是谁想出来的,估计大家不用猜了吧?

    有了鞑靼联军的这个承诺,已经被赶回京城的前任辽东巡按侯徇带着一帮投降派上窜下跳,坚决要求向鞑靼求和,杀张大少爷以向鞑靼示好。但很可惜的是,这些投降派完全忘记了一件事——华夏有史以来,大明是唯一一个没有向外番低头求和的朝代!不管是木匠皇帝还是骂名留千古的老太监魏忠贤,无论多难多苦,都没有向任何敌人低过头!相反的,鞑靼联军的蛮横要求还彻底激怒了明熹宗和魏忠贤,毅然斩杀敌使不说,还向张大少爷下达了死命令——鞑靼联军越过蓟门长城一步,张大少爷人头落地!

    “不许越过长城一步?一群乌合之众,也配让我死守长城?”听完司礼监秉笔太监李钦梦亲自赶到蓟州宣读的圣旨,张大少爷撇撇嘴,无比自信的说道:“请李公公回禀皇上和九千岁,鞑靼联军只要摸到蓟门长城一块砖,我提人头谢罪!”

    “探花郎,这事可不是开玩笑。”李钦梦严肃说道:“不是咱家自夸和摆架子——咱家身为司礼监秉笔,司礼监第三号人物,皇上和九千岁却派咱家来蓟门宣旨,对这件事的重视可见一斑。你快说吧,你还有什么要求?只要皇上和九千岁能办到的,就尽全力给你送来。”

    “什么都不要了,所有东西都准备得十分充足了。”张大少爷摇头,想了想又说道:“对了,有两件事倒是想请皇上和九千岁恩准。第一,请皇上下旨,暂时关闭张家口和古北口的边市!让鞑靼骑兵来得更快些,更多一些!第二,请皇上恩赐我一把尚方宝剑,允许我处置我军俘获的鞑靼各部台吉,生杀予夺,由我代天做主!”

    注:公元一六二八年,喀喇沁部封建主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等纠集内喀尔喀等部,联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也称赵城)消灭了林丹汗四万多人马。这便是著名的朵颜反击战。由此可见,喀喇沁部落兵力还是非常雄厚,再加上科尔沁草原的军队,十二万鞑靼进犯蓟门毫不夸张。(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