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52叠阵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昌平方向传来烽火消息已经过去两天时间,在这两天里,京师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虽然不像上次黄台吉入寇密云,京城很快就实行戒严,可毕竟两次预警时间太密集,难免不让人想到一个多月前的景象。

    气氛的紧张,似乎也起到一点效果,那就是百官关于支持山东巡抚奏疏的声音小了一些,大家的关注点都已经转移到宣府。

    而就在这个时候,马芳率部出关巡边的消息也从兵部传出。

    一时间,朝中很快就传出消息,那就是马芳部在关外遭遇鞑子伏击,全军覆没。

    这条传闻的出现,无疑再次加剧了京师的紧张氛围。

    马芳这时候在京师的名声可以说非常大,一个月前一场大战,让京城百姓无不知道马芳之名。

    谁能想象,仅月余就传出他战败身死的消息,对百姓心理冲击有多大。

    当宣府急报送入兵部后,昌平烽火终于有了明确消息。

    两万余虏骑两日前破滴水崖进入宣府抢掠,兵锋极盛,沿途镇堡虽早有防范,可因虏骑进兵速度过快,损失也是难免。

    战报送入兵部,实际上当兵部尚书杨博带着它就前往西苑面圣后,战报详情就快速在京城传开。

    “不对不对不对。”

    裕王府了,魏广德皱眉反复看着宣府送来的战报,仅一日时间,鞑子兵锋就向南前行八十余里。

    除了靠近边墙的镇堡往日严加戒备的缘故,在这次鞑子突袭中损失较小,越往南,地方损失越重。

    “鞑子并未攻打边墙附近镇堡,而只是消灭城外明军和掠走百姓,大队人马依旧向南,甚至都不攻打这些地方,实在让人费解。”

    魏广德说出自己的疑惑,无论如何,保留一条撤退通道都是必要的。

    可这次战报中,鞑子南下速度之快非常罕见,似乎料定明军无力封锁他们的退路一样。

    “昨日说的,马芳部可能战败的传言,善贷觉得是否可信。”

    张居正又提问道。

    “若马芳部战败,战报中不可能不提。”

    魏广德摇摇头答道,“从时间上看,鞑子是在马芳率部出关数日后突至,边关将士预先有马芳的命令,所以军堡皆无碍。

    只不过这次鞑子的目标明显不在他们这里,而是全力突袭宣府腹地,马芳出兵的消息肯定是已经被俺答汗所知,他们现在就是欺负宣府没有机动兵力,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一路南下抢掠

    魏广德一边说一边思考,逐渐给出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答桉。

    说完这话,魏广德又低头思考半晌,才比较肯定的说道,“如果我没猜测的话,俺答汗其实未必是知道马芳要出兵的消息,只是派出斥候侦查宣府沿途关隘,直到发现马芳出兵的消息,他们才出兵突袭的宣府。”

    “何以见得?”

    这次,说话的换成了裕王,他现在对北方军事越来越感兴趣了。

    “如果事先得知马芳率部进入草原的话,俺答汗应该会集中主力伏击马芳部才是,只要在大草原上消灭他们,再挥师南下进攻宣府才是上策。

    毕竟,大军在草原失事,只要封锁的好,溃兵未必有机会返回边墙,这个时候出击依旧会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有临时发现马芳部动向,才会来不及召集各方人马。

    要知道,草原有多大,蒙古各部族散居各地,要征召各部骑兵,没有两三个月是办不到的。

    进入宣府的两万多鞑子,说不好就是俺答汗身边的亲卫,他们避开马芳部一路南下闯进宣府。

    只怕,这个时候,马芳部都还没到北沙滩,却不知道自己老窝已经被人端了。”

    魏广德闭上眼睛,轻轻摇头说道。

    一开始,发现马芳有突袭草原想法后,他本能就感觉不妥,但是却没有想到俺答汗会这么做。,避开马芳兵锋偷袭宣府。

    还好,他虽然没有想到,张居正却想到了。

    可惜,兵部发给董一奎的命令,怕是也难以执行。

    以现在山西的情况,董一奎未必短时间内就可以召集数千骑兵,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魏广德这会儿是深深的后悔找不到致胜良机,只能空耗国库钱财,长此以往最终自然无力继续追剿。

    抓不住机会举行大会战,才是最大的麻烦。”

    “善贷所言有理,对付鞑子还是只能静待机会,发动雷霆一击。”

    张居正点头附和道。

    魏广德看了眼其他人,似是回忆道:“记得第一次见马芳的时候,还是在怀来县城,当时他就各位提出明军较之蒙古军,有三“不可比”。

    一为蒙古军“天生骑射,弓马娴熟”,二为“来去迅即,顾此失彼”,三为“居无定所,进退自由”。

    而他为解决这三“不可比”所提出的建议,并非像当时其他边将那样只知道以守为主,一味靠修筑边墙来阻遏敌人进攻,而是认为应该“以骑制骑”,创造强大的骑兵部队和鞑子决战草原的作战想法。”

    “组建骑兵,这需要多少银子,光是战马一项,怕都无力暴涨。”

    张居正的考虑依旧全面,先不说大明收购战马的困难,就算能找到周边番邦供应马匹来源,所要消耗的银子和财物也是天文数字。

    “其实,主要是找不到充足的战马,筹集所需财物倒是容易一些。”

    魏广德却不以为然的说道。

    “善贷,你难道不知道一匹战马的价钱,组建马芳口中可以和鞑子对战的骑兵,战马至少也要十万匹。”

    殷士谵动容说道,“这可是需要上百万两银子,而且所需马匹如此之大,马价兴许更高。”

    “还有之后粮秣供应也是很大的数字。”

    张居正补充道小说

    “如果能彻底解决北方威胁,百万两银子,甚至更多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个时候,裕王却发话道,“只是组建起这只骑兵部队,可要是抓不住鞑子主力,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中原可不像草原,有巨大的牧场可以饲养马匹。

    而且,明军使用的战马也和蒙古使用的战马存在马种上的差异,需要给这些战马准备豆饼一类的精饲料保证战马的马力。

    这些变化,其实也是明军骑兵抗衡蒙古骑兵的手段之一。

    只是这样的差异,导致大明饲养战马的成本激增。

    若是迟迟不能和蒙古骑兵决战,这消耗可不是大明所能承担的起的。

    “常盈库的银子,应该足够支撑战马的采购。”

    早年间,太仆寺常盈库的信息还不被外界所知,不过随着前些年朝廷入不敷出,经常需从常盈库中拆借银子周转,常盈库之名也开始在朝中传开。

    不过因为常盈库太过特殊,倒是没人敢对这里打主意。

    “善贷,我一直很好奇,马芳所带骑兵,如何与虏骑正面交战不落下风。”

    这个时候,张居正忽然发问道。

    张居正的问题,让裕王也是眼前一亮。

    张居正问的可不是战略上的事儿,而是针对具体交战上。

    马芳都说了,虏骑善骑射,明军就算保持很高的士气,可骑射一项比不过,他是怎么做到正面交战不落下风的。

    魏广德笑道:“叔大兄可听闻过叠阵法?”

    “叠阵法?可是南宋吴?所创叠阵法?”

    张居正奇道,不过随即摇头,“那叠阵法乃是步卒对付骑兵所用,马芳对阵时都是以骑兵对冲,如何使用叠阵法对敌?”

    他们口中的“叠阵法”,是南宋吴?与金将胡盏、习不祝交战时创立的战阵之法,其实就是一个多兵种的混合阵型。

    “叠阵”的“阵”,在这个时代,主要指在战斗中对军队各部分队列的安排与变化,而“叠”就是对这种安排与变化特点的描述。

    至于后人所谓的“阵法”,则是对这种安排与变化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简而言之,“叠阵”就是以兵器攻击距离的远近,来决定各兵种在队列中的先后位置,将拒马、长枪、弓弩成梯次排布,依靠防御工事,以求在有效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发挥不同军械和兵种的威力,最大功效的地杀伤敌人的一种阵法。

    “叠阵法,其实精华就在于‘叠’字之上,马芳部骑兵不仅有弓弩,还大量装备火铳的骑兵.....”

    魏广德开口解释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