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53骄兵悍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叠阵法,是南宋川陕名将吴?在长期的抗金斗争中,创制的一种新式战法。

    关于“叠阵”的直接记载,最早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其中记述了检阅吴?兵马的景象。

    ?阅兵河池,以新战阵之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弓,跪膝以俟;次神臂弓。

    约敌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

    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替之。

    遇更替则以鼓为之节。

    骑出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兵退,谓之“叠阵”。

    诸将窃议曰:”军其歼于此乎?”

    ?曰:“古之束伍令也,军法有之,诸君不识尔。得车战余意,无过于此,战士心定则能持满,敌虽锐,不能当也。

    房?知车战之利,可用于平原旷野之间,而不得车战之法,其败固宜。

    敌骑长于奔冲,不尔,无有能抗之者!”

    这两句话,尤其是后一句,却颇为关键,因为它直接点明了吴?创立“叠阵”的动机与目的——在平原旷野间,克制长于奔冲的金军骑兵。

    以吴?为代表的西线宋军发明“叠阵”的目的,是为了在平原旷野克制金军骑兵,而这个战术层面的目标,又是为反攻秦陇这个战略目标服务的。

    充足的马匹供应,是建立强大骑兵的基础,相形之下,宋军的骑兵却十分可怜。

    北宋就已严重缺马,而南宋丢失陕西后,“使川陕马纲不通”,“马极难得”,导致南宋将领不得不想法设法补全这一缺陷,叠阵法也就应运而生。

    事实上,由枪、弓、弩组合而成的步兵阵形,古已有之。

    只是这条总原则虽然一直无太大变化,但其具体实施的过程,在各历史时期却有很大不同。

    如唐代的步列队次序,是先弩手、次弓手、次枪刀手,弓弩攻击结束后,队列前排的弓弩手要拿起随身携带的短兵器,参与肉搏

    但到了宋代,由于募兵制的发展,士兵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兵种间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强化,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改变,就出现了枪刀肉搏兵器在前,弓弩等远距离抛射兵器靠后的队列编排次序。

    北宋兵书《武经总要》的“步兵习四变图”中记载:

    一鼓,直枪刀。二鼓,枪刀皆坐,弓弩者立,侯击木,弓弩各箭三发。鼓声作,少进。又三发箭讫,侯鼓声前行,曳枪刀而趋,弓弩从之,至界旗止。闻鼓,直枪刀;又鼓,皆坐,弓弩者立,箭三发。讫,闻鼓复立,垂枪首,闻金而退至旧处止。一鼓直枪刀,二鼓坐解族,三鼓复直枪刀,四鼓旗枪如旧,鼓声止。

    这其实就是在模拟实战中的情况。敌人尚远时,枪刀手坐地,为弓弩手让出视界,由弓弩手输出攻击;敌人接近时,枪刀手起立迎战,与敌白刃肉搏,保护身后的抛射兵种。

    这种安排与“叠阵”已经很类似了。

    但不同之处在于,北宋时期的步兵队列布置,讲究的是“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人间容人。出入来往,不斗驰逐,以长参短,以短参长”,枪手与弩手编排繁冗,队列变化也较复杂。

    而南宋军队则根据实战要求,做出了大规模的简化,多采用五六十人为一队的大编制“纯队”,一队枪则纯枪,弩则纯弩,然后把相同兵种的几队集合在一起结成纯枪或纯弩的小阵,诸小阵之间,再按照肉搏兵种在前,抛射兵种在后的顺序排布。

    关于吴?布阵人数的记录,步兵主阵有“甲军枪手五百有二、神臂弓二百有二、平射弓二百有二”,左右两翅翼各有“平射弓二百一十有七、神臂弓六十四”。

    从兵器编制的人员数量来看,应该也是若干纯队集合起来后,再依长枪在前,弓弩在后的次序组织的阵型。

    其实,这样的列阵在大明也有参考,明军步卒的阵列就彷照此法,只不过一部分弓弩手已经变成了火铳手。

    这也是蒙古骑兵在面对准备充足的明军步卒方阵也会的机会。

    “宣府之难,会持续多久?”

    张居正开口问道。

    “若我所料不错,马芳部奔袭北沙滩,行军应是十余日,发现不对急速回军应该需要三五日。

    马芳部出关已经小半月,这时候应该已经到北沙滩附近,算上回程,其实给虏骑肆虐的时间也就是这两三日,想来最迟明日,鞑子就会退出宣府。

    我们急调山西镇大军这一步棋,貌似算错了。”

    魏广德答道。

    “这次,总归是棋差一着,如果回程马芳部不能遭遇鞑子,这次还得想法设法为他减少惩罚才是。”

    张居正苦笑道。

    “遭遇几乎不可能。”

    魏广德也是苦笑道。

    而此时北沙滩附近一个山谷里,马芳也正从哨骑口中知道此时外面的情况。

    “俺答汗在三日前西移,为什么不及时通报。”

    马芳这时候气急败坏的道。

    俺答汗跑了,这次算是白忙活一场。

    两万人出来一趟可不容易,现在北沙滩只有一个小部族游牧,就算全杀了也不够多少战功。

    “大帅,鞑子几天前主力就西进了,之后俺答汗才离开,这其中......”

    马芳帐下参将刘汉急忙提醒道。

    刘汉,自然就是原大同总兵官,因为出击失败遭到惩罚,被剥夺大同总兵官职衔。

    只不过兵部杨博终归惜才,想法设法保护这种敢于主动出击的将领,才让他没有被赋闲回家,而是调到宣府担任参将,这两年就一直跟在马芳身边。

    “你觉得,他们会去打哪里?”

    这几年,宣府有马芳驻防,鞑子侵扰目标不得不西移到延绥、宁夏等镇。

    这次,马芳依旧没有想到俺答汗会胆敢偷袭宣府,而是依旧想着是去攻打西边的军镇去了。

    不过,就算知道目标,马芳在没有军令前也是不好直接带兵往西跑,追击俺答汗大军去的。

    “葛缙,你带人去把北沙滩的敌寇灭了,大军准备返程。”大风小说

    安排手下千户去清剿北沙滩之后,马芳就让士卒休息,准备返回宣府。

    连续的胜仗,是真的让这时候的马芳有些飘飘然,骄傲之心也是不经意间生长着。

    实际上,早些年这样的迹象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魏广德并没有注意到,毕竟两人之间多是书信往来,自是不易觉察。

    而在两年前,宣大巡按御史夏阳就曾弹劾他“骄兵悍将,邀功贪战。”

    不过,这样的弹劾奏疏,都被当时裕王府托徐阶给压下来,并未让他遭到惩罚。

    之后,魏广德更是和宣大、山西的巡按御史交好,为的就是避免这样的事儿再度发生。

    马芳想不到,不过吃过大亏的刘汉却不这么想。

    按照马芳的命令,一边安排营中士卒准备返程,一边也在思考此事。

    终于,在他想到很快就会回到宣府的时候才骤然发现,他们此战最大的软肋。

    宣府边墙营堡时常遭遇鞑子偷袭,不过都是小规模,持续时间也短,多在明军还未来得及支援前鞑子就跑了。

    他们在宣府抢掠的目标也是堡外财物,根本没时间攻打镇堡。

    不过也因此,对宣府边墙极为熟悉,什么地方适合快速突入那是轻车熟路。

    想到这里,刘汉不由思考起来,若是俺答汗真的在他们出关的时候就发现端倪,那个时候派出大军突袭宣府,只管往南冲杀。

    宣府各堡根本无力对抗,只能紧守镇堡不失,可堡外百姓和财物,可就没有了依靠,只能任其抢掠。

    最糟糕的是,宣府明军没有机动力量,无法限制鞑子抢掠范围。

    若是鞑子袭扰到隆庆、永宁等城,怕是京畿又会来一次戒严。

    隆庆,背后可就是居庸关,过去就是昌平,距离京城也就不远了。

    若是鞑子胆子再大点,完全可以直击隆庆,偷袭居庸关,由蓟镇防区杀出关外。

    刘汉想到这里,汗水已经布满额头,虽然此时气温已经颇低,就差一点滴水成冰。

    像这样杀穿明军数个军镇的事儿,俺答汗还真没少做过。

    念及此,刘汉也不敢片刻耽搁,急忙起身向马芳大帐跑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