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 第88章 训诫内阁,绊脚之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

    刘阁老呈上奏折。

    详尽阐述了皇族在“清丈田亩,还地于民”中,是绊脚石的存在。

    谏言,请诸王入京。

    予以圈禁或者杀戮。

    以解国策执行压力。

    并。

    请划拨两千套神器给予两厂一卫,用以解决国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显然。

    这道奏折已超出臣子本分。

    迫害皇族,昭然若揭。

    “众阁老在哪?”

    朱由检看完,面无表情道。

    凡是奏折。

    内阁中皆会记录。

    并会封存。

    以供后来史官对该朝内阁的评价。

    在编写该朝皇帝、内阁阁臣之间的故事,从而有个侧面参考。

    于是。

    为了在后世的形象。

    国朝内阁阁老,皆养成了翻阅大事奏折的习惯。

    同时,可以及时掌握国朝发生大事,面对皇帝问询时,心中提前做好腹稿或准备。

    换句话说。

    除了那些急奏和某些阁老刻意隐瞒的奏折。

    内阁阁臣翻看奏折的时间,是早于皇帝的。

    “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虽暂未施行,仅是有限数人清楚。

    但在内阁里。

    属于人人皆知的大事,这样的奏折,只要刘阁老没有刻意隐瞒,众阁老已然全知。

    面对这般“大不敬”的奏折,众阁老能无动于衷就怪了。

    “回皇爷,阁老们在午门前等候。”

    魏忠恭声答道。

    作为皇帝近侍太监,对四道未施行的国策心知肚明。

    结合呈上奏折的人,和众阁老的表现,不难猜出是关于“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出现了重大转折。

    对宫内宫外多了几分关注。

    “宣!”

    “吾皇圣安!”

    众阁老从午门走到东暖阁,顾不得身体劳累,躬身见礼道。

    “朕躬安!”

    朱由检颔首,顿了顿道:“坐下聊吧,魏忠,搬几把凳子来!”

    “谢陛下。”

    众阁老谢恩道。

    落座锦凳上,照常不敢坐实,随时准备起身,回答陛下询问。

    “内阁对这道奏折,持的是什么态度?”

    朱由检右手轻叩了下奏折,轻声问道。

    最是无情帝王家。

    根据前身有限的记忆。

    最早的记忆,那时祖父万历帝还没死,与群臣在储君之争上,闹得特别僵。

    祖父更爱八叔朱由崧。

    即现在福王。

    于是对待父亲泰昌帝,和皇兄天启帝,以及自己,都不怎么好。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所以。

    父亲的兄弟姐妹们,纷纷疏远了父皇、皇兄和自己。

    在那幼小的心灵中。

    没有一刻感受到属于亲族带来的温情。

    父亲是皇太子不假。

    可无人敬畏和尊重。

    母亲不受父亲所宠。

    父亲在祖父那受了气,满腹牢骚,母亲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父亲责骂。

    五岁的时候。

    母亲郁郁而终。

    可能。

    感受最大的温暖。

    是皇兄带来的。

    父亲子嗣不少,但活下来,没有早夭的,只有皇兄和自己。

    两个幼儿兄弟抱团取暖,或许,是那时唯一的亲情。

    父亲登基为帝。

    不足一月猝然驾崩。

    皇兄继位,无数亲族的关心纷至沓来。

    可那。

    真能算是亲情吗?

    甚至。

    这些人能算是亲人吗?

    自己真正的亲人。

    从头到尾只有父母和兄长,以及皇嫂。

    如今。

    父母和皇兄皆崩薨了。

    唯有皇嫂是亲人。

    其他的。

    不过是有着稀薄血缘的族人,有着对皇权窥视之心的群狼。

    而今。

    灵魂魂穿。

    又是陆地神仙。

    国朝不败自己不败。

    皇族的存在。

    甚至影响了国朝发展。

    没有丝毫亲情,又是长生路上的绊脚石。

    该怎么做呢?

    “此乃陛下家事,臣无法回答。”

    叶首辅起身,代表内阁答道。

    主意是出了。

    但决定权必须在皇帝手上。

    再多说,就是罪过了。

    “众阁老不是常说,皇家无私事吗?”

    朱由检眼神古波不惊,轻笑道:“怎么到这不敢说了?”

    阁老们沉默。

    皇家也是人。

    怎么可能没私事?

    只是有些事官员想干涉,扯出来的借口。

    不能当真。

    “阁老们既然回答不了朕的问题,在午门前等候是为何?”

    朱由检眼神逐渐犀利,沉声道。

    出了个难题。

    却没有解决难题的办法。

    内阁的事做得好啊。

    众阁老,“……”

    午门等候。

    是料定陛下看完奏折,必定会召见内阁。

    要是陛下不同意奏折谏言,众阁老就出言,直述皇族的危害,以及国策难以推行。

    希望陛下改变心意或延迟国策推行。

    要是陛下同意。

    那皆大欢喜,君臣聚集商议解决手染亲族之血的办法。

    虽然,不太可能有好办法。

    “揣摩朕心,内阁做的不错,可众阁老,怎么不把这份功底,用在百姓身上,揣摩百姓怎么才能不饿肚子?揣摩百姓怎么才能过得更好?”

    朱由检眼神泛起寒意,冷声道:“整天想着朕,真是朕的好臣子们,朕心意领了!

    朕若决定屠戮亲族,必然会告诉尔等忠臣良臣!

    回吧!”

    没有被训诫!

    却被训诫更难受!

    众阁老低着头,心中苦涩无比。

    不敢言语。

    “臣等告退!”

    众阁老躬身离开。

    为今之计。

    等吧。

    留下朱由检龙椅上沉思。

    “陛下,懿安皇后娘娘请您前往坤宁宫一趟。”

    “什么事?”

    “懿安皇后娘娘说,“冬冰融、枝头出绿,适合举办国朝选妃,请皇帝来商议具体事宜”。”

    ……

    坤宁宫。

    张嫣率宫人迎接。

    见礼之后。

    宫人退散各忙其事。

    仅留上官海棠侍奉。

    苑中茶亭。

    上官海棠为皇帝和皇后娘娘倒上茶,肃穆垂首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当起了木头人。

    “皇帝今天看上去很累。”

    张嫣娥眉微皱,心疼道。

    以往来这。

    皇帝即便不笑,也没像这般眉梢眼角挂着丝忧愁之意。

    “嗯!”

    “是朝廷之事?”

    “嗯!”

    “那臣妾不问了。”

    张嫣下意识道。

    牢记着后宫不得干政,哪怕无比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近乎本能止住了询问。

    “皇嫂不必如此,不完全是朝廷之事!”

    朱由检摇摇头,苦笑道:“皇嫂觉得,朕该如何对待皇族?”

    “怎么会问这个?”

    张嫣身体一震,眼神出现了些微妙的变化,镇静道。

    这问题。

    似乎当年有人问起过。

    “有道国策,与皇族有关!”

    “七年前,有位皇帝问过臣妾相同的问题,臣妾没有回答,因为,那位皇帝心中早有答案,只是狠不下心,宁可拖着国朝一起去死,也不愿背负手染亲族之血的骂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